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见证湖北科技31年发展!54人获第16次“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奖励
  • 时间:2025-06-28
  • 来源:湖北省侨联
  • 作者:湖北省侨联

6月27日,第十九届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侨联工作推进活动在武汉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第16次“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获奖名单,5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勇传。

“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由香港实业家、省侨联荣誉主席、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于1994年设立,旨在奖励对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湖北省归侨、侨眷、侨属、港澳同胞及眷属,是全国省级侨联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科技奖励基金之一。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并颁奖1次,获奖侨界科学家已达780余人次,包括裘法祖、赵大鹏、周济、杨叔子、李德仁、张本仁、张勇传、舒红兵、李德群等著名科学家。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及团队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激励湖北侨界科技力量薪火相传的重要荣誉。”本次基金获奖者代表、湖北省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谭必恩说。

2007年从英国回国后,谭必恩在微孔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化学、纳米材料等领域埋头耕耘,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谭必恩介绍,他参与的华中科技大学团队项目“有序共价三嗪框架的构筑及其应用”于2023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获国际高度评价。

二等奖获得者之一,武汉大学教授张晓平,作为归侨科学家,也发表了获奖感言:“能够获得这一基金奖励,我感到无比荣幸和鼓舞。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科研,践行新时代侨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自2014年从新加坡回国后,张晓平一直致力于岩石力学、智能掘进相关研究。他主持完成的项目“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掘进地层信息感知与智能化决策控制技术”获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我们的研究就是让掘进机在‘打洞’时能够更加灵敏地了解地层的变化,优化掘进过程,提高效率。”张晓平介绍,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苏通GIL综合管廊”输电工程、“川藏铁路”交通工程等近20项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显著提升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装备研发及智能控制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活动中,省侨联党组书记冯伟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寄语高校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侨联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机制,聚侨建支点,充分发挥侨界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为湖北科技创新贡献侨界力量。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