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湖北14项科创成果签约落地金额超5700万
  • 时间:2025-11-13
  • 来源:湖北省侨联
  • 作者:人民网

长江涌热潮,科创谱新篇。11月11日,以“创新引领‘十五五’,智慧聚力建支点”为主题的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武汉洪山大厦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200余位院士专家、博士后以及科创服务机构代表共400余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智慧之力”。

对接活动现场。杜槿霖摄

对接活动现场。杜槿霖摄

活动首次将博士后群体全面纳入参会范围,并强化投资机构全程介入,构建起“院士领衔、专家参与、博士后接力、资本护航”的协同创新体系。

前沿成果集中亮相,“湖北智慧”尽显创新活力

活动现场。杜槿霖摄

活动现场。杜槿霖摄

活动现场,130个技术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家项目集中发布,68项专家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及博士后专区项目同步展出。本年度成果中,人工智能领域占比显著提升,并与湖北省五大支柱产业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深度结合。

多项“黑科技”引人瞩目:华中科技大学代胡亮教授团队研发的“水下多面手”机器鱼,能在复杂水域环境下高效作业;电鹰科技的大型运载无人机,展现了通航物流的新突破;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杨林团队带来的国产AI视觉芯片,正致力于引领国产高端芯片突围。此外,武汉大学杨代常教授的“稻米造血”技术、肖凯副教授的“微风发电5G基站储能装备”等成果,均体现了“湖北智慧”的强大创新动能。

“揭榜领题”精准对接,成果转化从“书架”走向“货架”

活动现场机器人弹奏扬琴。杜槿霖摄

活动现场。杜槿霖摄

为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落地,活动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14个专家成果转化项目签约,金额达5700余万元。本次活动特设“揭榜领题”环节,由数字形象代言人“小智”揭晓7项企业技术需求,通过企业“出题”、专家“解题”、市场“阅卷”的新模式,确保科研攻关直击产业痛点。

“在芯片领域湖北省已经走在前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智算芯片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杨林表示,“我希望能在此培养一支年轻团队,建立起智能时代的产业基地。”

厚植创新沃土,全链条政策生态破解转化难题

活动现场机器人弹奏扬琴。杜槿霖摄

活动现场机器人弹奏扬琴。杜槿霖摄

支撑这些成果加速落地的,是湖北精心打造的“政策生态圈”。从“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协同体系,到“楚才卡”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再到大力推进“博士后倍增计划”及举办系列创新创业大赛,湖北正以全链条政策体系,全方位助力人才“引育留用”,破解科研人员“敢创新、善转化”的后顾之忧。

据悉,“智慧之光”活动作为湖北省成果转化的品牌平台,已连续举办八年,累计吸引超千位院士专家参与,发布成果和需求2700余项,成功推动百余位专家的科研成果在荆楚大地上生根发芽,成为连接顶尖智慧与产业需求的“黄金桥梁”。(郭婷婷 杜槿霖)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