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李和荣获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
  • 时间:2022-09-25
  • 来源:湖北省侨联
  • 作者:湖北省侨联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9月21日在京会见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获奖者代表。经十堰市侨联推荐上报的原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和同志获此殊荣。

尤权对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表示中国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广大侨界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创造更好条件。

尤权希望广大侨界人才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在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方面体现新面貌;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在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推出新成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方面展现新作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作出新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见。第九届“侨界贡献奖”共表彰一等奖52名,二等奖76名。

 

李和证件照

李和,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美国侨眷,原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二级教授,“华中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首批医学领军人才(第二层次)。兼任国际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会联盟理事、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组织学与胚胎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基础医学组成员、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医学考试专家指导委员会基础医学专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痛与镇痛机制、神经束路追踪、神经元/内分泌细胞胞内运输机制研究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

 

李和教授长期奋斗在科研一线,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近四十年来不忘初心、孜孜以求,矢志不渝攀登科学高峰,带领团队在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向持续攻坚,为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常年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持续战斗在教学一线,作为教学团队的领头人,不断带领大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教学课题研究,推动医学教学改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

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及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在Nat Genet、PNAS、J Cell Biol、Hum Mol Genet、J Neurosci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在针刺镇痛机制研究中,应用免疫电镜技术,揭示了脊髓后角内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调控伤害性刺激初级传入的超微结构基础。在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中,证明了HD致病基因产物突变亨廷顿病蛋白(huntingtin, Htt)聚集物的分子本质及其神经细胞毒性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突变Htt错误折叠的分子伴侣、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系统调控机制,为探索HD防治方法提供了靶点和依据,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带领全校科研工作者,成功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075项,获得科研经费1.86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评省级科技奖励33项,并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增知识产权340项,出版专著、译著30部,发表高质量论文1410篇。新增10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达21个。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签订产学研技术合同52项、框架协议18项。获批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附属医院通过GCP认证,成为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悉,湖北省侨联于21日已将“侨界贡献奖”奖牌亲自送到李和手中。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