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7月27日,在听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此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重要会议上,地方考察中,总书记接连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部署、重要指示。让我们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后的首次出京考察中,读懂总书记为何“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从一条大江、一片古柏、一个公园,读懂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
从一条大江,看做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有机统一的文章
巴山蜀水,风景秀美。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希望。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宜宾市考察时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今,宜宾市三江汇流处,岸边墙上,一行字十分醒目。
走遍长江的上中下游,先后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把脉定向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2022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98.1%,比2015年上升16.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2022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达55.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比重提高至46.5%,比2015年增加1.4个百分点。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一江碧水,壮阔东流,清晰照见美丽中国的美好未来。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地方考察及主持召开重要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部署、重要指示——
在广东湛江,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运城,强调“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强调“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为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国之大者”倾注巨大心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从一片古柏,看做好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一起强化的文章
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这里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
千年古树虬枝盘绕、苍翠茂盛,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既狠抓外部约束,又注重内生动力。
“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正是其中之一。
“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直指痛点难点,坚持动真碰硬;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让环保法律“长出牙齿”;河湖长制、林长制建立健全,水有人治、责有人担、山有人管、绿有人护;在国际上率先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民间河长”“生态卫士”“环保守夜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从“光盘”行动,到垃圾分类,从植绿护绿,到节水节电,推动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蔚然成风。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澎湃全社会齐心协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必将渐行渐近。
从一个公园,看做好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相互融合的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7月29日,返京途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地处陕西汉江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称赞这里是市民“幸福园”。
总书记强调,生态公园建设要顺应自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去年8月,辽宁锦州东湖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小凌河畔,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像这样的公园要多建,给老百姓建、给大众建,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
一组组监测数据,印证着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7.9%,新时代十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
大会还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不懈、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就一定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大美中国,未来可期,一起努力!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