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湖北省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系列报道│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襄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 时间:2023-10-12
  • 来源:湖北省侨联
  • 作者:湖北省侨联

近年来,襄阳市侨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湖北省侨联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职尽责,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深化侨联改革,建强“侨”组织,提升服务能力

襄阳市侨联在机构改革中承接市外办“海外侨社团联络联谊工作”职能,转隶增加1名行政编制。全市9个县市区共建9个基层侨联,建有2个高校侨联,实现了应建尽建,完善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工作机制,市、县、乡镇三级实现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组织网络基本健全,全市侨联组织实现所有县(市、区)和高校全覆盖。全市侨联活动阵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建有“星级侨之家”17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为侨服务站等6个,海派留学生俱乐部、留学生创业服务站、留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个,海外工作联络站2个(巴西、俄罗斯),为侨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完善,对侨界群众的服务全面强化。同时,为了全面提升侨联依法护侨和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市侨联成立了襄阳市侨商联合会及侨商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在省内率先成立涉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各级侨联主动对接法院入驻调解平台,积极依法维护侨界群众合法权益。

二、加强为侨服务,关爱“侨”群体,建设和谐侨界

一是走访慰问解侨困。近年来,市侨联累计筹集资金和物资近200万元,实现了困难归侨侨眷慰问全覆盖,在中华传统佳节前和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过程中,深入开展走访,全面了解侨情,关心慰问侨界困难群众,帮助侨界群众协调解决了新冠疫苗接种、华人子女就学、归国人员驾驶证换发等一批侨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二是惠侨政策暖侨心。认真落实年满60岁老归侨每月生活补贴政策,连续12年组织全市50岁以上老归侨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让老归侨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侨联组织的温暖。三是特色活动聚侨情。先后举办侨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涯共此时 共圆中国梦”中秋联谊会、留学生座谈会和襄阳市留学归国人才迎新联欢会、侨界“侨商杯”乒乓球、襄阳市新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讲堂、侨界迎春联谊会、齐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建党百年华诞、“喜迎二十大•2022年襄阳市首届‘侨商杯’趣味运动会”、“喜迎二十大侨心永向党”情满汉江主题音乐会、“喜迎二十大 匠心永向党”红色文艺宣讲等系列活动,丰富侨界群众生活,增强侨界凝聚力、向心力。

三、汇聚侨智侨力,发挥“侨”优势,服务全市发展

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引智。先后邀请欧洲汽车工业经贸考察代表团、美国汽车零部件商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50余批800余人次到襄阳考察洽谈,邀请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的海外侨商参加华创会等活动,吸引侨商侨企来襄投资发展,成功引进冷链物流园项目,引进年产45万吨αβ煅烧石膏粉项目,引进的侨企湖北胜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襄城经济开发区余家湖工业园,此项工作在中国侨联十届五次全委会上万立骏同志作的工作报告中获得了肯定;二是服务侨企促发展。组织开展部门服务侨企“国税大讲堂”知识讲座,开展“联侨兴业”活动,助推侨资企业健康发展。每年邀请领导和市侨界政协委员视察走访全市侨资侨属企业,累计走访涉侨企业600余家,持续助力优化侨资企业营商环境;三是积极参政议政。组织侨界代表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撰写提案400余件,涉及生态、交通、民生等多领域,部分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列入市政府办理项目;四是做好驻村帮扶。自包保南漳县九集镇彭家营村以来,先后帮扶资金、捐赠洒水车等近200万元,新修交通便道3.5万米,除险加固水库2座,埋设自来水排水管网1000米,安装路灯30盏,路旁植树6000株,对民居进行立面改造80栋,完成道路和村委会地面刷黑3818米,建高产高效示范农田800亩,饮水安全384户,有线电视入户100%以上,通讯覆盖率达98%,让该村面貌发生巨变。五是做好侨界公益活动。争取香港丝宝集团、上海侨界基金、香港应善良基金捐资数百万元,创建了“谷城石花丝宝侨心小学”等四所“侨心小学”;争取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善款近300万元,连续8年在襄阳五中设立9个“珍珠班”,招手395名特困特优学生;争取上海杉树公益基金爱心善款45万元,在襄阳三中开办“慈云杉树班”,招收特困特优学生50名;为太平店镇朱坡中心小学捐款200万元,帮助学校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天籁列车”公益捐赠活动,为全市听障人士免费捐赠各类助听器1000余个,价值300多万元;开展“侨爱心·光明行”公益活动,为我市符合条件的数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的医疗手术救助;为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和技师学院共捐赠空气净化器62台;每年开展为困难群众捐赠活动,累计为全市各地困难户捐赠棉衣1000余件。

四、加强政治引领,涵养“侨”资源,提升文化认同

一是涵养侨务资源。在全市开展了侨情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市侨界基本情况,建立网上侨情数据库,为开发利用侨务资源做好基础性工作,建立了300人的海外重点人士、知名侨商等重点人士数据库。连续4年举办了8期亲情中华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吸引了10多个国家600余名华裔青少年参与活动,增进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同;二是加强海内外侨界联系。市侨联与30多个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积极宣传侨界代表黄大年和我市众多在疫情期间做出突出贡献侨界人士的先进事迹;疫情爆发后,通过微信公众号、侨网、侨讯、侨界群众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先后向海外侨领和留学生发布了《致襄阳籍海外留学生的一封家书》《致广大海外侨胞的一封信》等防疫温馨提醒,登记海外留学生求助信息并将防疫健康包裹紧急送往全球各地,帮助襄阳籍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向巴塞罗那驰援医用外科口罩20000个、N95口罩5000个、防护服400套、护目镜400个、防护手套10000双等防疫物资;三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强文化交流基地建设,成功将古隆中、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米公祠创建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年接待海内外华人华侨、归侨侨眷4万多人次;在圣彼得堡建立“华人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累计组织全市150多所学校、30多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世界华人作文大赛,选送优秀参赛作品2万多件,有力促进了侨界文化交流,增进了文化认同,增强了华人华侨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