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华中农业大学组织新侨赴江门开展国情侨情教育培训
  • 时间:2018-04-18
  • 来源:湖北省侨联
  • 作者:湖北省侨联

华侨华人博物馆合影

        4月12日至15日,华中农业大学社会主义学院第七期培训班在广东江门开班。学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侨联、欧美同学会骨干成员当中的新归侨代表一行18人赴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了开展了为期4天的国情侨情教育培训。
        开班式上,校党委统战部部长周琼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党委大力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创新港澳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工作的重要举措,在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宏伟战略指引下增加统战成员对国情、侨情、世情的认识,激发爱国之情,坚定报国之志。

 

重温侨史  同心同行

 

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

 

        12日下午,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进教授带领学员们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历史博物馆进行了一场精彩而感动人心的现场教学,在刘教授的讲述下学员们对华人华侨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等专题展示了我国华侨华人历史的缩影,再现了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艰辛创业历程以及他们有国才有家、航空救国、捐款救国等一个个的感人故事。尤其是一个布袋,两件衣服,可爱的孩童照片,见证了抗日时期一个以卖瓜子为生的华侨郑潮炯一段卖子救国的旷世义举,学员们都深受感动。

 

参观遗址故居   激发爱国热情

 

 

梁启超故居合影

 

        13日,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带领学员们来到开平,在碉楼和司徒美堂故居进行了现场教学。通过张教授的现场授课,学员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座碉楼,更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仅展示了华侨文化遗产的重要,更是华人、华侨地位提高的具体体现。在司徒美堂故居前,我们对这位著名爱国侨领加深了认识,作为中国致公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心念祖国,致力于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推翻、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宣言”,支持召开人民政协会议,作为美洲华侨代表,他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出席了开国大典。
        14日,张教授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台山上川岛和梁启超故居。上川岛上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台山段遗址,它记录展示了上川岛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史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和主要贸易场地,使大家对习总书记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理解更加深刻。该段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下午参观了梁启超故居,《饮冰室合集》、《欧游心影集》和《时务报》、《清议报》、《国风报》等珍贵典籍,再现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体系。从饮冰室主人写给孩子的书信中,明白了其子女个个成才, 令人称道的“一门三院士”传奇的缘由。
15日,是本次学习的最后一天,学员们早早来到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拜谒伟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从少年孙中山目光深邃的眼神中找到了他弃医从政的原因,从纪念馆珍藏的手书中解读他的三民主义、天下为公思想渊源,从历史纪录的照片中解析他革命先行者轰轰烈烈光辉的一生,同时也反映了他的革命历程离不开华人华侨大力支持,见证了华人华侨推动中国近代革命的巨大贡献,展现了华人华侨在中国近代史当中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学有所获  学有所悟

 

        本次培训通过实践教学、专题讲座、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们对华人华侨有了新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学员们感触良多。校侨联主席罗朝喜教授表示,通过本次国情侨情培训,全面了解了海外华侨及归国华侨群体的形成、变迁的历史背景及现状,深切体会到了华侨群体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作为新一代归侨,我们应该向老一辈华侨学习,积极团结海内外华侨,牢记使命,服务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省人大常委、校民建主委严奉宪教授提出,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华侨华人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做出的伟大贡献。晚清民国时期的五邑华侨,面对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况,被迫走出国门谋生,不只是收获了物质财富,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同时也将西方文明带回了国内。勤劳智慧勇敢的华人华侨不仅积累了属于自己的物质财富,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以华侨华人为主要劳动力,完成了贯通美、加的“大西洋铁路”。华侨华人在民族独立、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华侨华人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使命。
        省政协委员、校致公党主委徐晓云教授参观完司徒美堂故居后激动不已,在留言簿下写下了“不忘初心,致力为公”的宣言,并表示,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爱国华侨为国奉献的事迹,将激励后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好地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动科动医学院教授胡敏谈到,此次培训让我对侨乡、侨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深切感受到当年华侨华人为了生存,漂洋过海,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是不管人在何方却心系祖国,根在祖国,那种朴实的爱国情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他们艰苦创业,传播外来文化,支援祖国抗战和建设,建立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回校后,我一定要继承华人华侨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积极工作,报效伟大的祖国。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园林学院闻玮玮教授表示,此次侨情、侨文化学习培训内容充实生动、授课方式丰富多样,对于我们海外归国的学子而言,这次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加深了我对侨情、侨史的了解,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也使得我们可以更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基于历史,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回校后,我一定好好梳理总结本次的学习成果,一方面向华侨精神学习,好好工作,报效祖国,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向身边的留学归国人员传播分享本次的学习体会,将华侨华人们的爱国精神传递下去。
        据悉,该培训是华农社会主义学院从2012年成立以后,每年坚持围绕一个主题举办的统战成员学习实践活动,已连续举办七期。此次培训是委托五邑大学侨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针对统战成员开展的一次爱国主义国情侨情教育。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