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些重要节点因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成为里程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把战略部署转化为强大力量,关键是要 09-19 2024 了解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跨越山海的情谊 ——对口援藏的暖心故事 今年是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周年。 “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央有关部门和援藏省市、援藏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产业援藏、智力援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口援藏机制,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把党中央的关心、全国人民的情谊送到雪域高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暖人 09-19 2024 了解详情 向海图强,“蓝色引擎”动力澎湃(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碧海无垠,“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迈向更高发展质量。2023年,我国海洋经济量质齐升,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到 09-19 2024 了解详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全会通过的《决定》,总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文章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第一,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新征程上 09-19 2024 了解详情 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举办以来,各国妇女秉持“上海精神”,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巾帼力量。希望论坛继续发挥促进各国民相亲、心相通的积极作用,为拉紧上海合作组织人文纽带增添鲜活动力。中国愿同各方一道,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妇女事业发展,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 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当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由全国妇联、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 09-12 2024 了解详情 一见·从一颗苹果的故事,感悟治理之道 金秋时节,祖国西北,红彤彤的苹果又挂满枝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这里的花牛苹果驰名中外。一年多前,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总书记一下火车就前往陕西延安安塞区南沟村的一处苹果园,硕果累累正丰收。 两次重要会议后看苹果,总书记着眼的是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其中的治理之道,值得细细感悟。 因地制宜 山东枣庄的石榴,陕西柞水的木耳,广西来宾的甘蔗……这些年总书记的考察中,各地“土特产”频频亮相。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带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特产”的“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 09-12 2024 了解详情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丨瞰宝鸡 巍巍秦岭汤汤渭水 因“石鸡啼鸣”之祥瑞称为“宝鸡” 这里是“青铜器之乡”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这里山高水长生态宜居 这里是我国西部工业重镇 这里是宝鸡 统筹:杨咏、杨云燕 编导:邓驰旻 记者:梁爱平、陈昌奇 素材支持:宝鸡市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09-12 2024 了解详情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在“青铜史诗”里,触摸“中国”脉搏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3000多年前,周人跋山涉水,来到岐山脚下定居繁衍——厚土之上,强盛的西周由此肇启,灿烂的礼乐由此孕育。 陕西宝鸡,浸染周风秦韵,尽显雄浑之姿、磅礴之气。凝结当时先进技术的青铜器,成为“礼”的载体;因出土大量青铜器,宝鸡也成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 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起触摸“青铜史诗”背后,那绵延数千年的“中国”脉搏,感知文脉赓续的深刻启迪。 宅兹中国 走进位于宝鸡市区的中华石鼓园,仿佛推开了历史的大门。坐落其中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外观就给人 09-12 2024 了解详情
1 .. 122 123 124 125 126 ... 403 共403页 转到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